边角料食品勿留安全死角******
“白菜价”“论斤囤”……近段时间,在一些电商平台,火腿头、面包边等各色“边角料食品”人气颇高。这些零食取材于食品加工过程中剩余的边角辅料,口感与正品无异,价格却便宜不少,受到年轻人热捧。(1月17日《法治日报》)
边角料食品缘何被捧为市场新宠?质言之,边角料食品盛行契合了市场上消费者对高性价比食品的需求,也多少受到了理性健康的消费理念、厉行节约的生活观念的驱动。商家“变废为宝”,重新盘活了行将废弃的生产材料;消费者挖到“省钱宝藏”,花更少的钱买到相同品质的商品。供需双方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了资源浪费,按说这本是件好事。但现实情况却是,边角料食品市场在实际销售中饱受争议,商品来路不明、质量存疑,不少商家“挂羊头卖狗肉”,打着“物美价廉”的旗号收割一波波消费者。
虽说从当前的法律框架中来看,法律对边角料食品等新经济下衍生的新产品尚未有明晰的条文规定。但边角料食品本质上来说属于食品范畴,仍然处于法律适用的范围内。比如,《食品安全法》中就规定,食品包装上应当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成分或配料表、生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因而,边角料食品不因其“新奇”而享有豁免权,商家的销售活动仍然不能游离在法律划定的安全线之外,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应的法律规范必然也要遵守。
就当前边角料食品领域存在的各种乱象,有关监管部门和平台责任方需协同发力。首先,监管方面要严加把关。相应监管部门要主动作为、善作为,从边角料食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着手加强全链条监管。再者,平台方也要积极承担主体责任,共同守住食品安全红线。边角料食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大多集中在线上互联网平台,于平台方而言,责任不容推却。平台应积极履行合理的审核义务,督促入驻商家规范生产活动和交易行为,积极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边角料食品走俏市场,但暗藏其中的安全“死角”不容小觑。对此,要重视起来,确保边角料食品生产销售始终在安全的轨道上运行。 (付迎红)
智齿到底要不要拔?******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于洋、刘琪莎)很多人都有智齿,长了智齿要不要拔?哪些情况需要拔?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口腔科主任钟凡表示,四种情况需要拔除。
据介绍,智齿位于口腔内最里面,从大门牙往里数第八颗。它的个数和萌出情况因人而异,大多数人有上下左右对称的4颗牙,但有些人的智齿少于4颗甚至没有,很少人有多于4颗的智齿。它们通常在人18岁-23岁时萌出,而有些则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
由于我们吃的食物越来越精细,导致容纳牙齿的下颌骨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无法为智齿的萌出提供足够的空间。为了萌出,没有生长空间的智齿会错位阻生、异位萌出。
有些人的智齿因为萌出位置够,所以会正位长出来并像其他牙齿一样建立咬合,用起来像其他牙一样,这样的智齿可以保留。
有些人的智齿可能一生都不会萌出,也没有引起其他症状,这样的智齿我们只能花费时间去观察,可以暂不处理。
但是出现以下四种情况要重视——
冠周炎及间隙感染
阻生的智齿未完全萌出,与覆盖的牙龈之间形成空隙,藏污纳垢不易清洁。
当身体抵抗力低下时会导致牙龈发炎、流脓,严重炎症会流向各个间隙导致疼痛、面部肿胀,此时需要先消炎,待炎症消除后再拔除“惹祸”的智齿。
龋病、牙髓炎或牙周炎
没有位置优势的智齿自身容易发生蛀牙并进展为牙髓炎导致剧烈疼痛。
智齿向前倾斜萌出,与前面的大牙形成空隙导致食物嵌塞,从而导致大牙龋坏、牙髓炎及牙周炎。
此外智齿向前倾斜萌出的力量可能导致前面大牙的牙根吸收,这些情况最终导致牙齿损坏甚至不能保留。当有这种情况发生时,智齿需要拔除。
牙列拥挤
为了争夺萌出空间,智齿通常会挤压前面的牙齿,从而导致牙列不齐,牙列拥挤,影响美观。
而且智齿的萌出会导致牙列拥挤的复发,影响正畸治疗的效果。为此,通常需要拔除多余的智齿,以纠正牙列拥挤。
其他疾病
有时智齿形成异常的咬合状态,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此外由于反复发作的智齿冠周炎,可能会引起颌骨骨髓炎,导致骨头缺损。
而且,由于智齿周围天生存在一层“外衣”,这层“外衣”会因为外界的刺激从而出现颌骨囊性病变,这些都会给人们带来不适及生活的不便。
为此,如果出现上述情况,需及时就医并对症治疗。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